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升入主要货币的行列,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平齐,中国随之大肆宣扬它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而本周,中国却在哭穷。
在巴黎东北郊区勒布尔热正在进行的气候谈判正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即谁将为2020年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长期援助资金买单。
欧洲和美国仍受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一直试图将此责任分摊给日益富裕的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中国。
20多年来,中国为了便于气候谈判一直自视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它还在坚持这个立场,哪怕是在锁定为较贫穷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援助的资金来源成为会谈剩余的最大障碍之一的时候。此次大会定于周五结束。
周三,巴西环境部长伊莎贝拉·特谢拉与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法国勒布尔热的气候谈判期间出席新闻发布会。
中国政府最高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的气候战略中心的主任李俊峰排除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认定会有任何变化的可能性。
“这是最重要的规则,基于中国仍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惯例,”他周二在《国际纽约时报》在巴黎主办的“明日能源”(Energy for Tomorrow)会议上说道。
西方国家的官员一方面交口称赞北京限制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意愿,另一方面在融资问题上实行静默外交,以此来回应中国的立场。他们正在努力寻找可让中国接受的法律措辞,从而达到强制要求其做出可观的出资贡献的目的。
“希望我们能安静而有效地与中国合作,使他们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但我认为中国发挥了非常大的影响,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周三在这次会议上表示。
他还指出,数亿中国人仍然很贫困。
当天晚些时候,克里宣布美国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援助将增加一倍,从4.3亿美元提升到2020年的8.6亿美元。不过,该计划需国会批准。
此时距达成新一轮大刀阔斧的气候协议的最终期限还有不到两天时间,来自近200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却还没有解决一些重大的问题,包括如何以及何时核实削减碳排放的承诺。
主要的谈判代表表示,他们有信心能达成协议,不过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气候变化特使雷切尔·凯特(Rachel Kyte)在“明日能源”会议上提到,会谈可能会拖到周六或周日。但一些一直关注会谈的外部观察人士表示,各方为冲过终点线所做的必要妥协,可能会大大削弱这份协议,使它变得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此份拟议协议的关键部分,是来自186个国家的一系列减排承诺。这些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0%。但周三公布的协议草案并没有包括如何监测和核实这些减排数字的任何细节。
中国在其他一些项目上大把撒钱,但拒绝将它们计入气候谈判中呼吁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
中国正在创建股本1000亿美元的有57个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去年年底还建立了另一个400亿美元的基金,以资助古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投资。三个月前,它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创建“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直接援助。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拥有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储备资金已通过中国商业银行借款的形式进行了融资,但是,未来需要偿还这些资金的潜在要求意味着,它虽然可以投资于海外项目,但不能直接捐赠。
中国官员担心,如果他们同意为发展中国家每年1000亿美元的援助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就可能有一天被归类为工业化国家,并被要求遵循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对工业化国家设置了约束性的排放限制,但对发展中国家较为宽松。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国在巴黎气候峰会上哭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