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3个月过后,事情就发生了180度的逆转:喀布尔的3个阿富汗卫戍团在向穆罕默德·雅库布追讨欠薪未果后,冲进了新近抵达的英国外交使团的驻地,将所有成员悉数杀死。已经折返的6500名英印军遂于10月初重新打进喀布尔,绞死了100多名嫌疑犯,并将穆罕默德·雅库布废黜。这一举动引发了阿富汗境内各部落的普遍愤怒,10多万起义军拥戴谢尔·阿里的另一个儿子、赫拉特省总督阿尤布·汗(Ayub Khan)为领袖,在12月23日凌晨向喀布尔发起了总攻。英军总指挥罗伯茨中将(Frederick Roberts)依靠9磅野战炮、7磅山炮、加特林机枪以及新型后膛枪的火力,在半天内打死了3000名阿富汗人,但仍未能突破包围圈。
危急时刻,罗伯茨决定把赌注压在谢尔·阿里的侄子、颇富才干的阿布杜尔·拉赫曼(Abdur Rahman)身上。1880年7月22日,这位在阿富汗北部颇有影响力的贵族在喀布尔加冕为王,英军则在他的调停下顺利自首都撤出。但阿布杜尔·拉赫曼还须面对阿尤布·汗的挑战:后者刚刚在迈万德击败了一支英军偏师,打死969人、打伤177人。罗伯茨不得不再度回师,疾驰500公里,在坎大哈迎战阿尤布·汗的主力军。1880年8月下旬,1万名英军与数额相等的阿富汗军队在坎大哈附近进行决战,阿尤布·汗的部队在白刃战中被冲垮,丢下1000具尸体后逃走。这位王子随后潜往波斯流亡,终生也未能返回故土。
到这时为止,阿富汗的危机尚未彻底解除:继扶植谢尔·阿里失败之后,俄国重新恢复了“大棒政策”,开始通过吞并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来威胁阿富汗的安全。1881年,那位擅长煽风点火的斯托列托夫少将指挥7000名俄军攻下了土库曼人的著名要塞盖奥克泰佩,屠杀了1.5万名守军和平民。1884年初,他们又开始向土库曼人的最后一个据点、千年古城梅尔夫(Merv)进军,最终于2月14日拔掉了这个钉子。至此,外里海地区的游牧部落已经被俄国人悉数摧毁,沙皇随时可以将高加索和突厥斯坦总督区的军队联合起来,向印度发起攻击。更令伦敦忧虑的是,俄国已经开始铺设一条贯穿外里海地区、直达梅尔夫的铁路;这条铁路一旦建成,随时可以将部队快速调运至阿富汗边境,经赫拉特或坎大哈杀向印度,英俄两国已经处在了直接冲突的边缘。
1885年3月31日,俄国军队在梅尔夫和赫拉特之间的偏远绿洲潘杰(今土库曼斯坦谢尔赫塔巴特)袭击了当地的阿富汗守军,打死600人。英国首相格莱斯顿视之为公开挑衅,立即发动议会通过了一笔1100万英镑的预算外拨款,准备对俄开战;皇家海军也做好了进攻黑海和海参崴的准备。俄国也援引1881年缔结的“三皇同盟”条约,要求德奥两国在战争爆发时给予自己援助。关键时刻,反倒是阿布杜尔·拉赫曼国王这个配角显得格外冷静:他呼吁英印军队万勿轻易动武,并表示愿意忍辱负重,将潘杰的地位中立化。此后的几天里,德、奥、法、意各国代表接连在伦敦和彼得堡之间斡旋,最终平息了这一风波。1887年,俄阿两国签署勘界条约草案,俄国正式取得了潘杰;作为交换,潘杰以西一个较小、但具备战略意义的山口被纳入阿富汗境内。
1879年5月26日,英阿双方在阿富汗甘大麦村签订停战协定,英国获得阿富汗的外交权。图为双方代表合影,从左至右:英国军官詹金斯、陆军少校皮埃尔·卡瓦尼亚里,阿富汗国王穆罕穆德·雅库布、将军达乌德·沙阿、权力仅次于雅库布的哈比布拉汗。约翰·伯克拍摄
但在更靠东的帕米尔高原,英俄两国的势力范围仍未最终确定。1890年,俄军开始侵入这一地区,抢占了萨雷阔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而印度政治处的荣赫鹏中尉(FrancisYounghusband)进入这一地区查探时,却被俄国人强行驱逐了。此时的伦敦已经决意不再留出任何可能导致变数的真空地带,再度登台组阁的格莱斯顿要求永久性地解决俄阿边界问题以及英俄两国在帕米尔的控制区划分。1893年,在英国的安排下,阿布杜尔·拉赫曼同意将阿姆河右岸的鲁善和舒格兰让与俄国,换取阿姆河左岸的达尔瓦查部分地区。1895年3月,英俄外交部又互换照会,确定了在帕米尔达成谅解的五点协议,“大博弈”的尾声即将到来。
到这时为止,欧亚大陆腹地的均势已经形成:英俄两国再也无法觅得可以轻松攫取领土的区域,每获得一分利益都须冒发生全面战争的风险。而对两国政府来说,其战略重心显然并不在亚洲:俄国在1905年对日战争失败之后,需要优先确保在欧洲,尤其是巴尔干的利益不被奥地利所蚕食,无意在亚洲再投入过多精力。而英国由于经济规模的下降,只有集中资源于欧洲、全力扩充海军,才能应对德国这个头号假想敌的挑战。这种情形下,双方最终于1907年8月31日在圣彼得堡缔结了《英俄协约》,对两国在中亚和近东的势力范围做了全面划分:波斯北部约7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为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35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为英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为中立地带。俄国放弃对阿富汗的领土和政治要求,承认其为英国势力范围,英国则保证不妨碍沙皇在中亚各汗国的统治。双方共同约定不干涉西藏,仅通过中国政府与西藏当局发生接触。
历时一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大博弈”,至此终于落下帷幕。但海洋大国与大陆国家在中亚的倾轧,永远不会就此终止。1979年,苏联坦克和装甲车跨过阿姆河,向南涌入阿富汗;在它们的必经之路附近,是威廉·莫克罗夫特那已经湮没的坟墓。更多的冒险家、英雄和死者则没有留下有形的墓碑,他们仅仅存在于尘封的回忆录、不显山露水的地名以及档案馆里早已发黄的报告中。
文/刘怡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大博弈:英俄争夺中亚的百年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