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二十世纪东亚的博弈——日本与苏联

军事 sean 60810℃ 0评论

第二阶段,远东共和国(苏俄在贝加尔湖以东的远东地区设置的傀儡国,1920-1922年间存在,最早来华发展共产党势力的间谍人员由此派出)阶段,工作就做得比较好的了,这有一部分是因为有理论依据的缘故。列宁在东征的过程中,首先发现了统战工作的妙用。按照我党的说法,就是统战工作是我们的三大法宝之一。但是,正如共产党的绝大多数法宝一样,这些法宝都不是他原创的,而是苏联提供给他的。统一战线的妙用是列宁在打高尔察克的时候发现的。他发现直接打的话,因为尽管他是拥有武器优势,但是由于俄国贵族和军官勇敢的传统,以及俄国农民对征粮队伍的反感,付出的代价还是很大。但是敌人是有弱点的,敌人内部不团结。白军理论上的共主是萨马拉的立宪会议,这个立宪会议就是在圣彼得堡召开以后,被列宁带着布尔什维克水兵冲进去解散的那个会议。但是当时列宁刚刚夺取政权,契卡机构还不够完善。按照后来的做法,他应该是,既然解散了议会,就应该斩草除根,把那些罪该万死的人员就地枪毙,以绝后患的。但是他刚刚夺取政权,要忙的事情很多,让那些议员中间有很大一部分逃出了圣彼得堡。这些人逃到了萨马拉,然后在那里宣布立宪会议复会。因为有了一个法统的象征,于是各地的叛军就风起云涌地宣布他们响应立宪会议,只有立宪会议才是俄罗斯的正统了。但是立宪会议的代表力量是五花八门的,包括大量的粉红色的社会民主党人,也有自由主义分子,也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流品驳杂,所以你就可以打一个楔子进去,把他们分化瓦解。列宁对这个西伯利亚政策就是,瓦解高尔察克政权内部,通过高尔察克政权内部的社会民主党来打击高尔察克。

这个做法相当成功的。在战争最紧张的时刻,高尔察克的基地伊尔库茨克发生政变,社会民主党掌握了当地政权,反过来打击高尔察克。在他们正在掐得不亦乐乎的关键时刻,红军突然就进了城。高尔察克本人是比较保守的,他和大多数俄罗斯军人一样,他认为社会民主党也就是比布尔什维克稍微好一点,对这些人是很不信任的。但是这些人既然在立宪会议中占了相当大的势力,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他不得不在政府中给他一些位置。这一点就是右翼威权政府和左翼的不同。如果是共产党人搞的话,除了花瓶以外,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有实权的政府位置。但是右翼的独裁者,在这个方面没有办法做得像左翼一样绝,他要搞联合政府就真得给你一些实权。而布尔什维克统战的结果,就是使这些社会民主党人能够运用他们的权力,从内部破坏高尔察克政权,导致了高尔察克本人及其总理,不但在关键时刻没有办法出城打仗,连逃跑的计划都遭到了破坏。如果高尔察克能够逃到远东,那么他的格局就比后来的谢苗诺夫(1890-1946,白卫军将领,在远东坚持对抗红军,失败后成为远东白俄难民领袖,最后被红军俘获处死)这些人要好得多了。因为他是负有俄罗斯立宪会议法统的,而后来的白军就没有这个法统了。

列宁经过这次胜利以后,就觉得这种办法可以系统地加以推行,于是他成立了远东共和国。远东共和国名义上是一个独立于苏维埃俄罗斯的国家,按照布尔什维克的说法它是一个资产阶级国家,由联合政府领导。联合政府的首脑和一半成员都是资产阶级人士,但是那另一半成员中间,包含着几个最要害的,按照俄国人现在的说法就是强力部门,也就是说,枪杆子牢牢地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里面。但是政府首脑以及负责外交和经济部分方面的那些经常抛头露面的人员,要由旧的资产阶级人士,照中国共产党的说法就是政协,就是由这些政协人士担任花瓶。这样就可以欺骗资产阶级世界,让他以为远东共和国是没有危险的。同时也可以欺骗俄国国内的反对者,以为这样一个共和国跟布尔什维克有本质区别,不会实行布尔什维克在国内实行的恐怖统治,因此缓解他们的抵抗力量。远东共和国还有第三项作用,就是说,既然它在理论上来讲是一个独立国家,跟脱离俄罗斯帝国独立的爱沙尼亚和芬兰一样是一个独立国家,那么通过它为基地,向日本、朝鲜、中国这些地方派遣渗透人员,就要比从俄罗斯本地派渗透人员要容易得多。特别是当时俄罗斯在远东还有大量的中国和朝鲜的侨民,如果在这些侨民中间发展组织,训练特工,派他们去渗透的话,比起直接派俄罗斯人去渗透效果还要好。所以俄国渗透的第二阶段是远东共和国时期。

现在的,我们官方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间,规定1921年一大成立是中国共产党的起点,这不符合历史。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在1920年已经成立了,但是这个成立是西伯利亚局领导下的一个极其混乱的组织,效果也不太好,所以被后来的正式历史给抹掉了。第二次成立,是远东共和国远东局的特工马林和尼克尔斯基领导的,在上海成立。参加会议那几个代表,包括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大体上是起花瓶作用。真正的工作,甚至不是由主持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而是那个不显山不显水的尼克尔斯基。如果你现在到上海去寻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堂什么什么的,你就会发现代表上那十几个代表,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介绍,介绍他如何如何,诸如此类,blabla的丰功伟绩。只有一个人默默无闻地留在后面,什么介绍也没有,他的名字就是尼克尔斯基(弗拉基米尔·阿布拉莫维奇·奈曼-尼克尔斯基,又名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贝格,1889-1943,1921年6月间,他代表远东国际书记处、赤色职工国际来到中国,来华时使用的名字为尼克尔斯基。同年7月23日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会议上讲话。回到苏联后,于1938年因“间谍罪”被捕,1943年被枪决)。他的名字在三个字组成的中国人名字当中非常显眼。马林这个名字你看上去还很像是中国名字,你不会发现他原来是个原名斯内夫利特的荷兰共产党成员。而唯有尼克尔斯基这个名字,任何傻瓜都可以看出他不是中国人。而且他也没有任何介绍,因为这个介绍是没法写的。他在完成了在中国的任务以后回到俄罗斯,在托洛茨基倒台后的俄国内部斗争中间被斯大林逮捕,作为帝国主义间谍枪毙了。但他实际不是帝国主义间谍,而是苏联本身的特工。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历史学家重新把这段历史挖掘出来予以公布。我想现在远东研究所里面,还留着相应的材料。但是这段材料要纳进中国的党史内部,那就是太过于尴尬了(尼克尔斯基以远东国际书记处、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的身份来中国活动,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苏俄情报人员。一大代表都以为尼克尔斯基是马林的助手,但1986年在荷兰发现的“斯内夫列特(马林的真名)档案”显示,真相恰恰相反,马林其实是尼克尔斯基的助手。尼克尔斯基不仅负责掌握共产国际驻华人员和远东苏共党员的活动经费,而且还监视着他们)。

照现在共产国际留下的账单,一大以后的最初几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党费和募捐的方式,从中国本部弄到的钱,大概相当于是一千美元左右,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经费中间,大概占了不到5%。95%的经费来自于共产国际。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经费跟苏联本地不同,苏联革命成功了以后,本地废除了贵金属而实行没有办法兑现的纸币。但是共产国际的代理人在上海远东局,他们绝对用的是真金白银,用的是墨西哥的鹰洋、中国本地的银元和当时还可以兑换黄金的美元。远东局拿到这笔钱以后,通过远东局的书记和委员,交给中国共产党的中级办事人员。注意,不是交给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领袖陈独秀,而是交给陈独秀下面的,像邓中夏、周恩来、顾顺章,还有李立三这一系列的人。这一系列的人拿到钱以后,他们汇报的对象不是陈独秀和他的代表,而是远东局的委员和主席。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二十世纪东亚的博弈——日本与苏联

喜欢 (2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