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在于,就是要有军队。”
“这就算是意义?”
“军队意味着强权。”
“为什么要用强权呢?”
“强权在某种时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要求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有战争了。”
“中国装备好了吗?”
李鸿章认为,“中国不会挑起战争”,说完他又笑了。
“那么您认为这是欧洲各国间的冲突?您是不是觉得英国会挑起战争?”
“英国肯定也不会挑起战争。”
“但是在上个月,英国报纸已经公开地谈论与俄国的冲突了。”
“他们就这么说说而已,不会真的发生。”
“在英—俄战争中您会站在哪一方呢?”
“哪怕您跟我说十遍,我也还是不会相信会发生这场战争。”
“可是在欧洲的人们不这么想。我刚拿到的一期《法兰克福报》上就有关于俄国裁军建议的舆论。这就可以看出,多数意见认为俄国的裁军建议其实只是耍花招,目的是把不可避免的与英国的战争往后拖延,因为英国舰队目前比俄国强大得多。”
李鸿章显然对这一说法很感兴趣,最后说:“俄国人是永远都不能信的。”在俄国问题上,李鸿章拥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如果他说俄国不可相信,总有他的道理。不管怎么样,从一个被作为俄国热心朋友的人嘴里听见这话,我还是表现出了诧异。
“我对俄国人很有好感,”他说,“在前往欧洲经过俄国的时候,我受到了很好的招待。沙皇亲自对我说,俄国永远不会占有中国的土地。”
“看来您现在已经放弃这一观点了?”
“根本没有!我不相信俄国想从我们手里夺走满洲。他们只想延伸西伯利亚铁路,而西伯利亚铁路应该纯粹是商业性的。满洲境内造铁路的是中国工人,而中国工人是中国官员治下的。这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占领嘛。”
“我还是想回到可信与否的问题上来。您说,俄国人是不能相信的。那么英国人呢?”
“他们就更不可信了。”
“那么德国人呢?”
“德国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信赖。”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1898年,《法兰克福报》采访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