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人口与创新:若闯关失败,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

文化 rock 25679℃ 0评论

4月14日,人文经济讲座第十期在北京成功举行,著名人口学专家、人文经济学会理事梁建章博士做了题为“人口与创新”的精彩演讲。

梁建章结合实证研究数据指出,由于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年龄结构效应的存在,人口对创新、创业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梁建章认为,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已经低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亟待完全放开生育或鼓励生育。

以下是梁建章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人文经济学会提供的这个跟大家分享交流的机会,尤其要感谢几年前我在做人口研究时茅老对我的支持,他帮助我做了很多关于人口政策方面的呼吁跟推动。

今天讲的题目是“人口与创新”。第一个问题,创新为什么重要?当代学者对这个问题研究已经很多了,因为创新可能是一个国家变得富有的一个关键因素。大家都是经济学的爱好者,不妨回顾一下,一个国家变得富有需要哪些要素?这个问题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然,很多条件都很重要,比如要有稳定的政局,完善基础设施,发达的金融体系,优质的教育,浓厚的创新氛围等等。这些要素都非常重要,但哪个实现起来最难?我们不说非洲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因为它缺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就来看一下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一般而言,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前面几个条件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像政局、基础设施、金融、教育等方面的条件都能做到。比如泰国这样的国家,它的大学生比例也很高,教育也基本上能够普及到相当的人群。但是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跟发达国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创新能力,所以中国未来能否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还是要看创新能力如何。

因此,我们马上可以追问下面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制度或什么样的条件能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刚才茅老也提到了,中国人一直有一个情结,工业革命以后的两三百年,西方有这么多的科技创新,但中国却完全落后了。其实古代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至少一千年前中国是领先世界的,比如当时的赵宋王朝非常富有,最繁华的城市也在中国。为什么西方在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落后了?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也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去研究、去发掘,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的。这个我们先不讲,留到最后去总结。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讲的话,创新的速度是在加快还是在减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怎么衡量创新。实际上我们知道,创新的速度是在加快的,不是爆发式的加快,而是在稳步加快。虽然说每一个创新都是意外,但总的来讲,创新的投入越多,它的速度也就越快,产出也就越多。先不说别的,单从创新的投入来看就在不断增长,等会儿我们可以看一些数字。

20160505101408_48131

20160505101425_83138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创新的难度也在增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看几个关于申请专利的数字:从专利申请人的年龄来看,申请者第一次申请专利时的年龄越来越大。而从跨界的角度看,跨行业申请专利的概率在降低,也就是说人变得越来越专了。但是又有一个现象,每个专利上面的共同发明者在增加,一个专利以前可能就一两个人一起申请,现在可能是四五个人。

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际上创新是越来越难了。为什么?这个其实也很自然,人类的学问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大树不断长高,像一个巨人一样不断长高,要在巨人肩上创新越来越难,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现在你想搞创新,一般都要念到博士,不到30岁也得二十大几了,而且越来越专。以前可能还有达芬奇这样的大师,在好多学科领域都有成就,现在的博士肯定是只能在一个很细的专业发掘。

但同时,创新又是一个意外,这个意外往往是你在组合了几个不同的学科才能得到的意外发现,对跨界的要求反而是越来越高了,虽然你有了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专业的知识,但是对跨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刚才看到,平均每个专利的发明者人数在增加,合作的人数在增加。所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说,创新是越来越难了。未来机器人能否创新是另外一个话题,现在先不讲。当然,如果机器人真的能够代替人来创新的话,那真的说明机器人是比人聪明,但现在还看不到,机器人能干别的事情,但是创新似乎还只能是人来干。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人口与创新:若闯关失败,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