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从内亚到海洋: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

文化 alvin 28671℃ 0评论

清朝的汉人官员清楚地意识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性。现代汉语中的“中国”一词由来已久。先秦时代的“中国”一般指的是具有独特文化的中原地区,以与周边之“夷”相区别。虽然这一术语的含义随着历史的进展发生了演变,但是“中国”始终保持了这样的中心含义:它具有明确的文化因素,即欢迎边疆之“夷”被其融化,并成为中原文化区的一部分。秦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往往指的是由朝廷直接管辖的地区。 在清代,这一术语变得更为灵活,帝国有时称为“大清”,有时称为“中国”。康熙、雍正、乾隆屡屡试图将其扩张的帝国认同为“中国”,而“中国”一词也经常用于与外国的交往和条约中。不过,在国内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接受二者的等义(equivalence),这从对乾隆在西部越过传统边界进行的战役的批评就可以得到证实。伟大的经世致用学者魏源的权威著作《圣武记》为我们提供了19世纪初期有关“中国”的常见的而有影响的概念。他以这种方式开始其对边疆地区的论述:“蒙古,诸游牧国之大名也。十七行省及东三省地为中国,自中国而西回部,而南卫藏,而东朝鲜,而北俄罗斯。”据此,魏源的“中国”包括满洲在内,但将其他边疆属地视为截然不同之地。

1901年的北京城

1901年的北京城

这样,中华帝国的历史地理就较为清晰。中国内地的边疆是蒙古、西藏和回部。当地人的语言、文化、习俗和宗教都与汉人截然不同。尽管汉、唐鼎盛时期对这些地方进行过周期性的军事攻击,但在清以前,或是在18世纪以前的多数情况下,这些地区都没有被纳入到中华帝国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边疆精英们追随中国,不如说他们忠诚于满洲朝廷。因而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清帝国崩溃以后,这些地区是怎样保持在中国政体之内的?清朝又是怎么变成“中国”的?

虽然中华民国自1912年建立后,如同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对西藏和清帝国的其他领土提出了主权要求,但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下,中国中央政府才建立起了对这些边疆地区的直接和有效的统治。事实上,中华民国对领土主权的要求甚至走得更远:他们在1924年苏联支持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后还坚称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当代中国是怎样成功地继承了清朝的领土,我们就必须聚焦于由帝国向国家转变的那一时刻——即建立了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引发了辛亥革命。下级军官领导了兵变,他们是致力于推翻满洲、建立共和政府的革命党(在湖北为文学社与共进会)的成员。几周之内,全中国尤其是南方的文武官员在各省起义,宣布从清廷独立。到1911年末,发生革命的各省代表推选长期流亡的同盟会领导人孙中山为中华民国总统,新共和国于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6个星期后,清帝逊位,在孙中山的同意下,权力移交给了中国北方的革新派总理和新军的建立者袁世凯。

辛亥革命是一个相对快速和无痛的过渡。中华民国的建立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政治精英的欢迎,显示出了他们对清朝统治有多么的不满。这种不满有深刻而又复杂的根源,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清王朝抵抗西方和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不力。1884-1885年中法战争的失败导致法国控制了中国以前的属国越南。10年后清朝又令人震惊地在军事上败给了日本这样一个长期以来在文化和政治上从属于中国的岛国。这一屈辱性的失败给大清帝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它不仅导致清朝的另一个邻近属国朝鲜落到外国控制之下(日本在1910年完全吞并朝鲜,使之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成为了中国领土的第一次重大损失。中国的失败还使欧洲列强相信清朝政权可能很快就要崩溃了,所以英国、法国、德国和俄国很快就在大清帝国展开了划分势力范围的行动,这被广泛视为各国准备瓜分大清帝国的先声。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从内亚到海洋: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