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东南欧环绕着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地缘上的接近让穆斯林和欧洲很早就地中海海岸的“黎凡特”(Levant)和“马格里布”(Maghrib)地区相遇了。“黎凡特”意为“意大利以东的地中海土地”,“马格里布”则意为“太阳落下的地方”,是阿拉伯人对北非最西段的称呼。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既是地理的、也是文化的。它们所指的是西亚、北非和欧洲的地理交汇点,也是公元7世纪中后期伊斯兰教的影响突破了阿拉伯半岛之后的一千多年里,连接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交汇点。
这一地缘上的接近让伊斯兰世界与欧洲之间长期存在多层面的互动,欧洲语言中从科学、技术到经济、日常生活中,存有大量来源于阿拉伯语的词汇,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穆斯林与欧洲之间长期而丰富的互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地缘上的接近也让欧洲很早就暴露在了早期穆斯林对外征服的矛头之下,之后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又数次给欧洲带来挑战与威胁。今天,蜂拥而至的穆斯林难民不断以各种方式渡过地中海,似乎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再次去“征服”欧洲。在一些人的眼中,穆斯林与欧洲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似乎已经成为贯穿双方交往史的主线。
一
公元7世纪后期,伊斯兰历史上第一哈里发王朝——伍麦叶哈里发大军的对外扩张势如破竹,669年占领了西西里岛,据此称霸西地中海。而在地中海东部的叙利亚、埃及、塞浦路斯、罗德岛、克里特岛等地亦先后被穆斯林军队征服。30多年之后,哈里发的大军已经远征至被称为“太阳落下的地方”的北非西部。711年,占领摩洛哥重要港口丹吉尔的穆斯林将领陀里克从一个狭窄的海域率7000精兵渡海,击溃了数万西班牙守军,登上了欧洲的土地。他上岸的地方由此被称为“贾巴勒·陀里克”,即陀里克山,后来这个称呼演化成了地中海西段连接非洲和欧洲的那个海峡的名称——直布罗陀。
西罗马帝国崩塌后的力量真空让阿拉伯人没有遭遇到什么像样的对手。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塔里格扫荡了半个伊比利亚,“穆斯林居然在一瞬之间涌入欧洲,并且成了这个半岛文明的主角”。之后以此为根基的后伍麦叶王朝,把格纳拉达和科尔多瓦建设成为堪与伊斯兰世界的东方中心——巴格达城媲美的西方中心,哲学、法律、神秘主义,还有实用的农学和医学都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得不承认,当时西班牙的“东方”文化的高度远远高于“西方”文化。穆斯林在西班牙地区的政治影响一直延续到8百年之后,基督教君主们的“再征服运动”将其从欧洲大陆清除出去,退守北非。能够见证这段历史的,不仅有今天依然伫立在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还有圣胡安·德·拉·克鲁斯等西班牙诗人作品中那众多的神秘主义意象。
虽然11世纪起十字军多次东征影响了东西方交往的历史,但是似乎就其影响来说,还远不能将其视为欧洲对穆斯林世界的征服。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崛起,穆斯林给欧洲带来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冲击。自1299年立国之后,土耳其人就致力于对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征服。到了15世纪中期,土耳其人已经夺取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大部分土地,将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像珠蚌吸裹住沙粒一样”团团围住。1453年,鏖战53天之后,土耳其人夺取了君士坦丁堡,虽然这座城市在征服者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眼中只剩荒芜草木,过半宅邸已腐败坍塌,但是作为基督教世界在东方的前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给欧洲带来更大的震撼。土耳其人将这里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并定为国都,之后向欧洲征服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他们不断向西、向北进军,并数次兵临维也纳。在统治的鼎盛时期,地中海与东方世界的商路被土耳其人所垄断,地中海几成土耳其之内湖,往来于这内湖上的欧洲商船靠向土耳其人交纳保护费获得保护。奥斯曼帝国对西欧及亚洲间贸易的垄断,更被认为是西班牙女王支持哥伦布寻找亚洲海路的主要原因。
但是,前事之果却往往会成为后事之因。大航海和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逐步成为西方列强对外征服的时代,曾经的征服者似乎在旦夕间就成为坐拥金银财宝、等待被征服的对象。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应对成为其时代命运。地理上的便利让先行发展起来的欧洲国家把西亚、北非的众多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是势力范围。以奥斯曼帝国、波斯萨法维和印度莫卧儿为中心的伊斯兰世界体系,在西欧主权领土国家体系向外扩张过程中遭遇挫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征服与被征服:穆斯林与欧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