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世界一流空军的标志性步伐
——专访空军军事专家、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亮
新华社记者张汨汨、黄书波
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于6日列装空军部队,标志着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迈出关键性一步。在运-20飞机授装接装仪式举行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空军军事专家、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亮,解读空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加快推进“战略性军种”建设的壮阔步伐。
新华社记者:提到空军装备发展,人们往往瞩目于“叱咤风云”的歼击机,而运输机作为空中投送的主体力量,对一支空军的核心能力有着怎样的意义?
王明亮:空军是唯一能够超越地球表面障碍实施高速机动的军种,既可以高速投送火力打击敌人,又可以高速投送力量支援己方。从飞机投入战争起,空中投送就成为各国空军尤其是大国空军的基本行动样式和核心能力。百余年来,运输机被普遍、常态化运用于战争及和平时期军事行动,既成为打赢战争的重要手段,又成为支援和平建设的重要手段;既成为维护主权利益的重要手段,又成为保障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手段。
据美国空军历史研究办公室《美国空军与人道主义空运行动(1947-1994)》统计:从1947年到1994年,美国空军在北美地区共执行了112次人道主义空运救援行动,平均每年2.4次。该书序言指出:空运力量“成为了美国的外交工具”“不仅是一种战争的武器,而且也是一种和平的手段”。
新华社记者:人民空军成立以来,依靠运输机的力量,都执行过哪些重大的空运空投任务?
王明亮:60多年来,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常态化执行空运空投任务,先后参加了入藏空运空投、豫鄂抗洪救灾、唐山抗震救灾、大兴安岭灭火、南方抗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玉树抗震救灾等重大行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新华社记者:我们留意到一个意味深长的巧合——今天运-20授装接装仪式所在的四川成都地区,正是人民空军运输机部队首次执行的大规模空运空投任务的地方。
王明亮:正是。人民空军一组建,即种下战略投送的梦想,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正是在四川成都地区。1950年3月,为支援陆军部队进军西藏,空军在成都新津机场,组建了西南军区空运队,执行入藏空运空投任务。空运队在无航图、无地标的困难情况下,面对的是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险峰林立、云雾弥漫的“世界屋脊”康藏高原,使用的是缴获或起义获得的载重飞行升限仅5000米的C-47、C-46运输机,航行区域地面没有完备的导航设施和可供备降、迫降的机场……他们硬是靠着无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飞行禁区”中杀出了一条条生路,从1950年4月至1952年11月的2年零7个月,共开辟航线25条,出动飞机1282架次,向康定、甘孜、巴塘、边坝、太昭等地陆军部队空投各种物资,圆满完成支援陆军入藏任务,而且成功消除了“空中禁区”,实现了全领空飞行。
可以说,从那时起,人民空军就急盼获得性能先进的运输机,以更高、更快、更远、更安全地遂行空中投送任务。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运-20服役:迈向世界一流空军的标志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