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

文化 alvin 14965℃ 1评论

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

首先我们要说明,本文讨论的华夏文明,是指商周以来以汉字为主要书写手段的社会体。虽然社会体并不总是与政治体相重合,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体的盈缩变化主要是由政治体的兴衰变化决定的,甚至可以说,具有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社会体本身就是由不那么连续和不那么稳定的政治体创造出来的。因此,对文明体和社会体发展状况的描述,势必在很大程度上以政治体的发展为背景。其次,这里要谈的所谓“边界”,有时并不是切实可见的空间存在,或者毋宁说,它仅仅是一个亦此亦彼的混合地带,在此地带,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共生。当然,政治体以军事力量制造的法律意义上的国家边界与这种文明体的边界通常并不重合,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华夏文明虽然被称作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但创造出这一文明的那个人群(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政治体)并不是非常古老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年轻的。研究汉语史的一些学者发现,汉语是一种混合语言,可能是在中原地带交汇的各语言,特别是古南澳语、古阿尔泰语和古藏缅语持续接触的结果。也就是说,华夏社会体的起源(如果可以用起源这个很不可靠的术语的话),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在今天黄河中下游之间(河南中部、山西南部及陕西东部)发生某种充满活力的接触的结果。就是这一个年轻的社会体所代表的文化体,率先在亚洲东部孕育出了高级的文化形态,即文明,从而使这一群体对周边各语言各族群具有了发展优势,决定了周边各语言各族群逐渐被蚕食、被消融以至扩充到华夏文明体之中的历史命运。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人口的持续扩大及其对非汉语人口的淹没。这种汉语人口淹没非汉语人口的历史,既是汉语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汉语人口覆盖地区持续扩大和汉语社会同质性持续加深的过程,同时也是汉语自身诞生、变异和发展的过程 。

表现在族群环境上,就是汉语社会与周边族群的区隔日益鲜明和强烈 。宏观地描绘周秦之际东亚大陆主要人群的分布状况,应该是这样的:内亚草原的游牧民;东北亚森林地带诸民族,包括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滨海诸州,及今中国东北全境与长城地带的渔猎民族;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正在急剧扩张的华夏民族集团;汉水、大别山以南至南岭以北的稻作区的诸蛮;以及南方滨海地带的古代诸越民族。这种各主要族群集团在空间上各自连续分布并覆盖广大地区的格局,到战国后期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观。华夏集团首先在政治上(当然主要依靠军事手段)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原非华夏地区,接着在这些地区开始了华夏化运动 。历史地看,华夏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从局部地区和部分人群开始逐渐在空间和社会中扩散的过程。一开始,华夏化地区和人口有如孤岛一般点缀在非华夏的海洋中,可是,历史的基本轨迹却是,这些华夏孤岛一直在成长和扩张,并最终逆转了孤岛与海洋的关系 。当然,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无论在非华夏社会的各族群之内还是在同一族群的不同单元之间,华夏化都是以不均匀的速度和幅度,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分阶段进行的。

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我们要说的华夏文明边界的波动。如果以古人常说的“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为中心来看,华夏文明四千多年来在空间上各个方向的成长似乎是相当均匀的。几乎东亚大陆的所有农业区都实现了华夏化,例外出现在朝鲜半岛和越南半岛,而这两个半岛历史上正是华夏政治体多次进入又反复退出的地方,是华夏文明在东亚农业区波动幅度较大的特殊情况(无疑,是可以很好地给出历史解释的)。在非农业地区,由于清朝的帝国构造包容了大规模的多族群多文化的社会与政治单元,从而遗留给现代中国以巨大的北部和西部版图,同时也使得现代中国的政治边界与传统华夏文明的边界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当然,历史上二者从来就没有过完全一致的时刻,但值得思考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学者注意的是,清朝遗产中这二者间的差异特别突出。

汉武帝时代欧亚大陆形势图

汉武帝时代欧亚大陆形势图

依靠现代中国版图,会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传统华夏文明历史时期在各个空间方向上的推进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相当的。其实,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看,历史上华夏政治体的扩张和华夏文明的扩展在不同地区是非常不均衡的。在农业地区,首先是北方的华北平原、江淮地区、胶东半岛、关中平原等麦作区,以及长江以南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太湖平原等稻作区,还有西南的成都平原等等,早在秦汉之际就被整合进了华夏文明圈。而汉武帝时代的大扩张中,不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瓯越、闽越、南越和西南夷,而同一时期与匈奴的战争不仅耗时长久,而且几乎把汉朝拖垮。究其原因,不仅因为匈奴有骑射优势,而且因为华南广大地区各个族群的政治发育水平都不高,政治体的规模都不大,都不足以动员一支较大的军队来抵抗汉朝偏师之一击。无论是哪些原因起了主导作用,军事征服在南方的成功是如此轻易,使得紧随军事征服之后的华夏化运动的全面完成显得要漫长许多——大约到唐代中期才可以作此判断。当然,在华南全面华夏化之后不久,整个东亚大陆的经济重心也就从华北平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区了。

相比而言,华夏政治体在北方和西部地区的投入就要大得多,包含财政、军事和国家可以动员的其他一切资源,表现在历史资料里就是有关记录要多得多,任何学习历史的人都会非常容易地获得历史上国家在北方和西部的活动更为重要的印象。这个印象虽然是有道理的,但掩盖了华夏化在华南更为成功、以及华南对华夏文明更为重要这个基本事实。

下面我们通过梳理历史上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情况,概括地观察历史时期华夏政治体在向西发展方面的努力及其成效。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波动

喜欢 (1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先清除ysl在北疆的影响
    匿名2016-07-23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