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打破通产省“神话”:日本不是产业政策的优等生

经济 sean 9942℃ 0评论

横滨汽车出口

围绕着张维迎林毅夫之争,产业政策之争在中国引发新的讨论。

支持和推崇产业政策的官员和学者,喜欢用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日本公司”如日中天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通产省官僚对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规划,被认为是日本从战争废墟上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推手。当时,日本的产业政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要模仿的对象,许多欧美学者也纷纷建议本国政府学习日本制定产业政策。例如,美国伯克利大学政治学教授查莫斯.詹森,在他1982年出版的畅销书《通产省和日本奇迹》,就对日本政府战后的产业政策大为赞赏,认为通产省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

1960-1973年是日本经济增长的时期,平均年实际增长率达到11.6%。这也是日本政府积极推行产业政策,推进日本从农业走向制造业,从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向钢铁,石油冶炼和汽车重工业转型的重要阶段。日本通产省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贸易保护,来支持政府选定的战略产业的发展。为了防止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通产省还对私营企业进入这些目标产业的数量进行了限制。

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1961年,通产省计划把日本汽车制造商减少为三家:一个制造家用汽车,一个制造特殊汽车,和一个制造微型汽车。而今天闻名全球的本田制造商,则属于被通产省要取缔的对象。但是,日本汽车制造商并没有屈服于通产省的压力,随着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的扩大,以及日本汽车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不断上升,日本在顶峰时期有10家整车制造商。因此,日本在全球范围内,最为有竞争力的产业——汽车制造业,与通产省的“神话”毫无关系。

在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之后,经济学家从资源使用效率和目标产业国际竞争性,对通产省产业政策神话提出了质疑。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贝尔森和哈佛大学教授温斯顿的研究。他们对1955-1990年接受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贷款资助的13个主要产业的生产率,与接受资助比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日本最有竞争的产业,例如汽车行业和电子制造业,是生产率提高最快但是接受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资助最少的产业之一;最为落后的产业,例如矿业,石油和煤炭行业,是接受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贷款最多的行业。这三个行业获得的贷款相当于同期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贷款总额的30%;而同期汽车产业和电电机产业得到的贷款仅为1.8%和1.32.因此,这两位教授认为日本的产业政策对于提高产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没有帮助。

日本钢铁产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快速崛起,并且在国际市场与曾经的钢铁老大美国进行竞争,被认为是通产省产业政策成功的一个案例。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认为,日本钢铁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已经成熟的炼钢技术和日本政府提供的廉价资金。日本钢铁业当时的资本回报率,大大低于日本制造业平均回报率。由于利润太低,投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资助的廉价贷款,几乎没有自有资金。从投资效率来讲,这不是成功的产业政策。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打破通产省“神话”:日本不是产业政策的优等生

喜欢 (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