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是为对付中国吗?

军事 rock 17868℃ 1评论

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发展综述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海军在丰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大力推进作战概念创新,推动着装备、技术、训练的发展,引领作战样式的变化,保持了世界最强大海军的优势地位。“分布式杀伤”是美国海军作战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2015年年初,美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提出“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以亚太海上战略博弈下的制海权战争想定为基础,根据海军舰队传统兵力结构不足以应对新威胁的现实情况,提出加强水面舰队反舰作战能力建设、调整海军舰队兵力结构、改变海上作战样式,从而实现扭转美国海军在未来海上作战中可能面临的不利局面的目标。目前,该概念仍然处于研究、讨论和发展的阶段。本文将从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强弱点分析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这一前沿理论进行分析,为深入理解美国海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LCS

一、 提出背景

“分布式杀伤”是美国海军自我调整,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一种尝试。美国海军面临的新形势既包括国家战略和军事威胁等宏观层面,也包括兵力构成和军事技术发展等微观层面。

(一)中美海上战略博弈加剧,战略上有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成长,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展开了日渐激烈的战略竞争。这种竞争“对抗”的色彩已经上升到冷战结束以来全新的水平。以海洋控制权为焦点的海上战略竞争已经成为两国博弈中最白热化的领域。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美国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以及维护霸权地位的需要,实施“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视西太平洋地区为未来冲突的潜在策源地和主战场,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海空力量部署。美军在逐步将60%的海空军兵力部署到亚太地区的同时,持续推出“空海一体化”“联合强行进入作战”“全球公域机动与联合介入作战”“海基能力”“全球远征机动作战”等作战构想和概念,力求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中美海上冲突。

现有国际秩序及其运行规则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以绝对经济和军事实力主导下的产物。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和国家利益有赖于此。其霸主地位的核心,是美军对全球海洋的控制权,特别是重要海上咽喉的控制权。这一点在马汉提出“海权论”的时代即已确定。通过维护全球海上贸易自由和秩序,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这也是其耗巨资维持世界最强大海军力量的根本原因。

根据西方传统理论,海上力量的核心价值是夺取并维持制海权,即保证己方能够自由运用该海域,同时阻碍对方自由运用该海域的状态。近百年以来,美国的海洋安全战略一直视制海权为根本——“保护海权,美国的生存之道”。对美国而言,掌握制海权即掌控了全球贸易的生命线,掌控了全球经济乃至政治博弈的战略主动权。长期以来,美国依托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上的诸多海空军基地保持对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海上咽喉的绝对控制。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海周边各国海空军力量长期孱弱,美国海军对南海的控制权不存在任何问题。美军侦察机长期进入南海活动即是明证。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海空军力量的迅猛发展,美军的行动就不那么自由了。自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起,中美舰机在南海发生多次对峙事件,引发一系列外交争锋。根据目前公开报道,中国在南沙多个岛礁上展开大规模基础建设,将形成据有深水港和长距离跑道的人工海空军基地。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些岛礁既可以成为情报、监视与侦察的基站,成为实现南海态势对中国单向透明的永久性平台;也可以成为攻防兼备的作战节点,从而形成掌握南海全域的作战网络。几十年里坐拥“天然制海权”的美国海军面对这种前景,几乎毫无“安全感”可言。

(二)潜在敌手作战实力强劲,难以确保制海权。

近年来,美国智库及军界高度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力量的发展态势。美国国会研究处、国防部、海军研究局、防务智库持续发布并更新多份出版物,跟踪研究中国军力的发展。这些研究均认为,中国一方面在构建以太空实力为基础的西太平洋精确打击体系,另一方面来打造彰显全球战略影响力的远洋舰队。因此,美军确保西太平洋地区制海权日渐困难。

首先,中国军队以太空为基础的区域C4ISR体系日渐完备。2015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指出,2010至2014年间,中国共发射载人飞船4次,卫星95颗,包括气象、工程/科研、通信与中继、导航、遥感与地球资源等多种类型。特别是,遥感与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数量达到了41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亚太地区,可以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并将于2020年覆盖全球。这些都是现代精确打击作战太空基础设施。它们与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南海人工岛礁正在建设部署的各型雷达传感器、水下声学监听网络组合起来,将形成严密的区域C4ISR体系,从而为第二岛链内对地面、空中、海上乃至水下目标的探测、识别、定位、引导攻击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远程火力投送呈梯次配备,密集且致命。2016年5月20日,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了题为《赢得齐射竞争:再平衡美国的防空反导能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近程和中弹弹道导弹、空军轰炸机携载的巡航导弹、空军和海军战斗机携载的中远程战术导弹以及海军舰艇携载的战术导弹,在射程、杀伤力上形成的梯次配置。而且这些导弹武器的数量足够,能够在需要时形成密集的精确打击火力,实现对美军在第二岛链以内各类目标的全面覆盖。美军的地面基地可能会被“瘫痪”,海上舰船和飞机可能会被迫远离这个辽阔的精确打击区域。美军现有的防御系统,只能较好地适应“流氓国家”小规模的弹道导弹打击,缺乏应对巡航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弹药齐射的能力,而且这些系统的成本很高。

第三,中国海军舰队远洋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将成机动威胁。过去十几年,中国海军大踏步向蓝水海军迈进。如果说022型隐形导弹艇、056型轻型导弹护卫舰使中国海军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近海防御利器;那么054A型导弹护卫舰和052C/D型导弹驱逐舰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水面作战舰船,为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通过亚丁湾护航、全球航行访问、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等方式,不断磨砺和提升在远洋海域的行动能力。2015年5月26日,《中国的军事战略》第9版首次公布了中国最新的海洋战略——近海防御、远海护卫,并要求海军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2016年6月17日美国国会研究处《中国海军现代化: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指出:“美国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在下降,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洋控制权和战略地位正面临挑战。”中国海军的任务,除了“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东海南海主权、保卫海上交通线”以外,还包括“取代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并展现中国作为地区强权和世界主要强国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是为对付中国吗?

喜欢 (1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连反舰导弹都不装,太瞧不起人了
    匿名2016-11-11 2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