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经济危机如何变成大萧条

经济 rock 13915℃ 2评论

美国大萧条

一般来说,我们的教科书对经济危机的解释是这样的: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其在消费上的具体表现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在生产上的具体表现则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的集中、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及彼此的依存上。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即社会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

由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被大部分人消费,但财富掌握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只能消费少量的产品,所以经过一段时期,产品就会出现滞销,而且会越积越多。

这样,一些企业就会倒闭,为这些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工厂也会倒闭,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瘫痪,从而形成经济危机。书上在描述美国大萧条时,就出现过一个经典的画面:农场主倾倒牛奶,铲除农田,现实生活中却有饥民存在。

怎么办?要通过干预解决“生产的放任主义”,罗斯福新政正是干预的典范。

与此对应,1932年,大洋对岸的凯恩斯在《大西洋》杂志发表文章告诉美国:“这不是贫穷危机,而是富裕危机。”在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凯恩斯又在《繁荣之道》中论述了运用政府开支摆脱萧条;1933年,美国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凯恩斯立即在《每日邮报》上盛赞此举。

1934年,罗斯福与凯恩斯两人在白宫会面;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正式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干预主义政策基本席卷全球,政府干预经济能够消除经济危机的“干预主义神话”就这么一步步地确立起来。

罗斯巴德在写作《美国大萧条》前,从学术界到民众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大多都停留在以上这些层次(他们当然也无法预见在持续的干预政策之下,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滞涨”,罗斯巴德在此书1971年的第二版序言中便立马对此作出了说明)。

直到1963年,罗斯巴德正式出版《美国大萧条》,从历史事实到经济理论,对这一切予以完全的推翻。

这本书用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对上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做了全新解释。作者用一系列历史事实证明,大萧条不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大萧条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危机不是源于市场经济本身,也不是如货币主义学者主张的源于1929 年后的信贷紧缩政策,而是那些不断以降低市场利率为目的的一系列信贷扩张政策,由此带来的过度繁荣必将导致最后的崩溃。

从胡佛总统开始的一系列干预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危机,而是使衰退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使衰退变成持续的大萧条,因为干预破坏了市场自身的调整;如果没有干预,市场调整将很快结束危机,这也正如同之前的历次危机所证明的——在30 年代大规模干预经济之前,所有的经济衰退都是很短暂的。

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我们可以顺着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这本书,并根据其他历史材料,重读这段历史的前后。

要理解美国大萧条,我们得先看看美国大萧条前的繁荣。也就是罗斯福、胡佛总统的前两任总统哈定和柯立芝。从“一战”结束后谈起,这样有利于理解完整的经济周期。

哈定是“一战”结束后的美国总统。他个子高大,面庞英俊,性情随和,风度翩翩,很讨女性公民喜欢。很多人认为,哈定当选和他平庸的政治履历大有关系。一战结束,美国人对威尔逊式的英雄人物已经腻烦,当时有美国议员称:“有威尔逊这么一人以后,这个国家对具有杰出思想的人已经厌烦了。”哈定竞选就大打疗伤牌,他说:“美国现在所需要的不是什么英勇业绩,而是医治创伤;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正常办法。”

哈定履行竞选承诺,他的政策被公认为是自由放任的。哈定任内,无所作为,他的最大爱好就是和有夫之妇关系暖味,此外他还经常召集内阁和幕僚到白宫打扑克,他的内阁因此被称为“扑克内阁”。美国媒体评选“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平庸的哈定总是榜上有名。不能否认的是,在哈定任内,美国升平无事,经济蒸蒸日上。

哈定死于任期内,他的副总统柯立芝继任。柯立芝继承了哈定的懒散作风,只是他没那么风流,而是把时间花在睡觉上。柯立芝每天晚上睡10个小时,中午还要午休1个小时,堪称美国历史上最悠闲的总统。除了扫清哈定遗留的政治丑闻,恢复白宫威信,这位总统做的最多事,大概就是说“NO”。柯立芝甚至对密西西比河洪灾的灾后重建,兴趣都不太大,他认为那是救灾是州政府的事情,官员救灾纯属走秀。

总而言之,柯立芝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信徒。他严守了政府权力的边界,用一个传记记者的话来说,当时政府的存在,“薄小的几乎接近隐形”。

谈哈定和柯立芝,不能不谈当时美国的财政部长梅隆。1921年,哈定总统邀请著名企业家梅隆出任财政部长。梅隆是当时仅次于亨利·福特和小洛克菲勒的超级富豪。他上台之初,面临的情况是:由于“一战”缘故,美国的国家债务超过200亿美元,失业率超过10%。梅隆的财政政策很简单:减税、减税再减税!

梅隆将美国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从战时惊人的 73%下降到24%,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从4%下降到0.5%,接近没有。梅隆相信,财富留在私人手里效率将高于放在政府手里,减税并不会真正减少政府收入,反而使政府税基扩大。到柯立芝时代,失业率下降到3.3%,政府财政年年盈余,梅隆也被誉为“自汉密尔顿之后美国最优秀的财政部长。”

总体而言,胡佛和罗斯福之前,美国相当“自由放任”的。这也是20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的原因。当时有“柯立芝繁荣”之称,还有一种说法叫“喧嚣的二十年代”,都是对这种繁荣的描述。

罗斯巴德基本肯定哈定和柯立芝的功绩。不过,繁荣背后深藏着隐忧。罗斯巴德认为,尽管柯立芝的做法总体不错,但在他的任期内,美国货币供应变得宽松,信贷也在激增。美联储掌握货币发行,钱不断翻滚,市场上的货币十分充裕。

罗斯巴德认为,美国政府刻意采取信贷宽松的政策,助推了这场繁荣。所有的经济周期都与此有关,繁荣上升期的时候,通常都有政府信贷扩张的影子。一旦银根缩紧,虚假繁荣无法持续,很多错误投资就会被出清。没有干预,市场会修复信贷扩张带来的错误。

1929年10月份,从股市开始,热钱促成的繁荣结束。这本来是一次正常调整,涌动的热钱开如收缩,虚假的繁荣破灭,人们从狂热中苏醒过来。这样的事情,过去每隔十年二十年,都会出现一次,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胡佛总统一连串的干预政策,则将金融危机变成大萧条。

你可能觉得很奇怪。教科书不是说,胡佛是自由放任主义者,面对危机,袖手旁观,坐看经济危机蹂躏这个国家,从而被历史抛弃,罗斯福总统才得以上台。这样的历史难道有错误吗?罗斯巴德在《美国大萧条》这本书则说,你们误会胡佛总统了,他不是什么都没做。实际上他什么都做,直接导致经济危机加深。罗斯福总统不过在胡佛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剂量,把这场原本一两年就能平复的经济周期,拖延成史上最漫长的大萧条。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经济危机如何变成大萧条

喜欢 (1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2)个小伙伴在吐槽
  1. 财富留在私人企业手里,远比在政府那里有效率。梅隆说得对
    匿名2017-12-18 18:11 回复
  2. 想要人为拉平曲线肯定要延长时间,如果不玩儿崩的话
    匿名2017-12-23 2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