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深圳西丽郊外一家并不起眼的厂房还有500多米,但已经可以看见覆盖这栋楼的巨型标语——“欢迎微软莅临指导”。
酷比魔方的吴梅是这栋稍显陈旧楼宇的主人,在这片几乎同质化工业区的厂房里,因为与微软这样的国际型巨头公司合作,吴梅试图打造点与众不同,让外界可以注意到这家公司的改变。
酷比魔方是深圳老牌的电子数码公司。过去,这家公司主要是推出自有品牌的廉价平板电脑、MP3等产品,此外还给韩国数码产品做OEM代工服务。
2014年,微软为了提高自己在平板以及手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首次宣布9寸以下设备免收Windows授权费。同时微软还设立了CTE部门,联合珠三角电子产业生态圈,试图让Windows平板系统迅速普及市场,酷比魔方得以借此成为微软的重要合作伙伴。
所谓CTE是指China Technique Ecosystem,直译为中国技术生态系统。这是英特尔最先提出的概念,目的就是联合以深圳为主的各种零件厂商、独立设计公司、OEM/ODM厂商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发挥他们的速度优势和创造力,来扩大自己的生态圈势力。
微软选择深圳是有原因的。
多年来,为了满足传统硬件生产的需要,深圳积累了大量的工程人才和快速的物流。因为山寨潮而孕育的传奇电子产品市场华强北,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为客户组装产品模型。一位来自美国的智能硬件创业者说,在深圳,一个星期的工作等于美国的一个月。
著名刊物《经济学人》曾在一则报道中,把深圳描述成中国硬件的“首都”,但实际上这只是对深圳未来的一种设想。山寨潮培育了大量的厂商,但此前粗放的供应链管理,很多时候满足不了最近两年的创新产品的质量,许多产业链随着山寨潮的褪去而失去了生存方式。
智能手表创业者、曾经的山寨手机的工业设计师蒲杨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山寨厂商会让结构工程师先画好内部构架,你只需要画出一个像手机的产品,即可送到生产线了。坚持这种简单粗暴模式的公司现在大多都倒闭了。
随着微软等大公司的进场,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
去年5月开始,酷比魔方与微软展开合作,推出了千元Windows平板。酷比魔方也是微软从建立CTE生态圈以来的首批深圳合作厂商。“现在我们能够迅速根据市场的需求推出新的产品,而且生产基地有SMT、模具、测试、组装等生产工序,具备从产品开发到出货整体制造的整合能力。”酷比魔方项目总监尹双柏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然而在最开始,深圳厂商在山寨中积累的粗糙生产模式,在微软这样的强调细节的公司面前显得颇为不适应。
“Windows平板几乎跟一个笔记本是差不多了,它的工艺过程、软件刷机复杂难度比以前高很多。”吴梅对界面新闻表示,在此前Android测试软件过程中,只需要公司单方面测试,而现在微软要求双方都进行测试,保证软件运行的正常。
刚开始建立Windows系统服务是最为艰难的时期。搭建这个系统往往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但公司却要在一个星期内把产品快速上市。在这种时刻,微软把派遣的工程师都驻扎在了酷比魔方,让产品最后如期完成。在吴梅眼中,微软的工程师在现在也是随叫随到,“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微软此前的合作伙伴华硕、宏碁等台系公司,如果推出一个产品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周期,需要历经立项、审批、器件研发等多个程序。而在扶持出了酷比魔方这样的合作伙伴、以及围绕在其周围的生态圈之后,整合元器件成了非常容易的事情,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时期从产品立项到出产品只需要30天。
2014年,纳德拉在成为微软第三任CEO之后,不久就出现在了深圳华强北。他过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深圳的产业环境。在PC业务萧条、手机业务受挫的情况下,平板成为了微软新的业务发力点,而深圳强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能够让载着Windows系统的产品迅速切入不同需求用户。
尹双柏指着一间放着许多生产机器的厂房说:“在这里还可以进行小批量样品的生产,我们曾经为了试探市场效果,通宵赶出小批量产品推向市场。”目前微软已经有17个CTE的合作伙伴,2014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有80款产品面世,微软消费渠道事业部总经理张永利说,这个数量在此前的ODM和其他台系品牌中都不敢想象。
除了微软以外,同样被深圳吸引的还包括英特尔。英特尔在今年早些时候与华强北供应链合作生产平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的步伐也迈向了物联网。在把英特尔最为重要的技术峰会IDF从北京搬到了深圳之后,首届英特尔中国物联网产业创新峰会举办地也选在了深圳。
英特尔方面说,物联网会先由大型成熟的行业着手,再延展到大众产品。针对特定垂直市场,包括安防、零售、教育、交通、能源和环保等,同时也为各类智能硬件设备的创业和创新圈,提供相关软硬件平台和工具。
“我们会和传统的厂商和OEM合作,还会加强和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去合作,提供更多的硬件平台还有软件工具。”英特尔嵌入式与消费电子事业部的市场经理郭威说。
1979年的经济改革,让深圳最先在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这个沉睡的渔村也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引入大量投资的背后是廉价的出口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工厂的商业模式,深圳毫无疑问是中国自由经济基础上的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同时过去很多时候也被贴上了血汗工厂的标签。
然而在最新的这一波智能硬件创新潮中,“低价”已经不是吸引众多投身其中者的理由,大公司对产业链的扶持和持续投入正在改变从业者的面貌,并可能孕育出新一代的中国创新硬件公司。
传统的供应链厂商为了拿到了英特尔的订单,现在对质量有了更严格的把控。一位对接华强北产生链的英特尔商务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厂商已经不用英特尔进行过多的监督,因为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影响下游客户的合作。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智能箱包企业身上。开发了WiFi书包的汉特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黄家泉说,由于瑞士Swiss看中了这项技术,所以给予了他们中国品牌的授权,并给工厂提供质量监控和一系列生产技术标准的指导。
深圳的硬件制造公司正在不断提升产品工艺水平和质量,以适应大公司的要求。尹双柏说,为了和微软配合,关键器件的供应链商都做了调整,开始选择国际一线公司进行供应链的合作,甚至还找了苹果的供应链;另外一家微软硬件合作伙伴的昂达科技,已经在研发阶段投资了3000多万的资金搭建产品和质量测试实验室,包括专业的跌落、衰老等测试工具。“公司在质量测试环节的标准已经跟富士康没有太大的差别。”昂达科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如今在很多公司中,产品流程也与OEM时代大相径庭。张永利说,此前和OEM合作是先把产品推出来之后再决定如何销售,而现在微软等公司的消费类销售团队,会先和不同的零售方、卖场、电商询问产品需求,再进行生产。
制造类公司越来越快的反应速度、越来越高的生产质量,也让蒲杨这样的产品设计团队大大受益。现在他的创业流程非常简单:先是通过此前积累的经验画出设计草图,并把智能手表的功能和亮点阐述出来,随后在与行业内人士讨论过程中,迅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在搭建好团队之后,设计好的草图迅速交到熟悉的工厂开模,修改,再开模,以此循环,周期很短。
蒲杨说,这种便利性非常有利于初创企业节省成本,并把设计和生产几乎无缝衔接。
因为微软、英特尔这类公司的投入,一些深圳厂商曾经的山寨品牌形象甚至也在逐渐淡化。
依赖微软在广告投放、市场推广、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支持,酷比魔方在2014年三大手机平板电脑厂商关注排在第二名,仅次于三星。在京东、淘宝等网站的销售数据也位于前列。2015年,酷比魔方联合微软、intel还发布了3000元价位的高端平板。“微软的理念、视野以和管理机制,都让公司无论是业务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吴梅说。
深圳的硬件产业链正在焕发出新的独特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也越来越被如今的国际公司们所喜爱,除了平板电脑,下一步受益的还将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更多硬件形态。
张永利透露,平板和手机只是微软对深圳产业链的切入点,未来将会和更多可穿戴和智能硬件厂商合作。
微软接下来打算和这座城市捆绑得更紧密。界面新闻记者获悉,微软停办了7年之久的针对硬件创新的WinHEC大会将在2015年重启,而举办的地点就会选在深圳。
之所以选择深圳作为主办地,微软方面的理由是,这里汇集了数千家规模各异、高度动态的公司。选择在深圳向合作伙伴发布 Windows发展路线和规划的最新消息,并为硬件工程师提供深入技术培训,无疑是比在美国开个大会再来深圳宣讲更为明智的做法。
本文来自界面,原文标题为《中国的硬件制造革命》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深圳正酝酿着中国的硬件制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