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回忆录的形式,系统回顾了邓尼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战略的认识,重点围绕潜艇战的争论,评价了当时德国与英国在大西洋上的角逐。邓尼茨在该书中提出的潜艇战的理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海战样式和方法,对西方现代海军战略理论影响巨大。
作者简介
卡尔·邓尼茨(Karl Denitz,1891~1980),1891年9月16日,出生于柏林附近的格吕瑙,德国海军元帅,纳粹战犯。1910年,邓尼茨加入德意志皇家海军,作为候补军官在“赫尔塔”号上进行舰上训练。1912年进入皇家海军军官学校即联邦国防军大学的前身学习。在校期间邓尼茨尤其热爱海军理论学科,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在毕业评语上,校长曾写下:不可多得的海军军事理论人才。两年军校生活给邓尼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14年,邓尼茨从军校毕业并被授予海军少尉,被分配到“布勒斯劳”巡洋舰上服役。他服役的“布勒斯劳”号被转让给土耳其,成为土耳其海军的主力,舰上水兵担负了训练土耳其水兵的任务。直到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布勒斯劳”号和其官兵回归原建制。随后,“布勒斯劳”号大修,邓尼茨被派往驻加利波利的一个航空大队担任观测员和机场导航员。
1916年3月,邓尼茨晋升中尉,9月被调回德国在潜艇部队当一名瞭望官。1917年任“U-39”号潜艇值日官,五次到地中海和大西洋参加远航作战。1918年升任“UB-68”号潜艇艇长。同年其潜艇在作战中被击沉,邓尼茨被英国俘虏,1919年7月被遣返回国。1921年,他晋升上尉,被派往波罗的海海军军区司令部服务,随后被调往鱼雷监察部和驻柏林的海军总司令部。1924~1927年在海军总司令部任助理。1928年,邓尼茨晋升为海军少校,任第四鱼雷艇队长。1930年任海军参谋处处长,1933年晋升海军中校,并调任训练巡洋舰“埃姆登”号舰长,负责海校学员远航训练。1935年10月晋升海军上校,并受命秘密组建一支德国潜艇部队,担任“威迪根”潜艇支队队长。1936年晋升海军准将,并被任命为潜艇部队司令。
邓尼茨创立了一整套潜艇建设和作战的新理论。在潜艇的使用上,他认为,英国是个岛国,一切必需品和盟国的增援部队,都必须通过大西洋上的航线才能输入英国。要击败英国,关键的问题是切断其海上运输线。在建造潜艇的方针上,他主张大量建造对英作战需要的中型潜艇,认为德英一旦爆发战争,德国应全力实施破坏英国大西洋交通线的战略,使用潜艇结群战术在大西洋广泛开展商船袭击战。在潜艇的组织上,他要求以岸上和集中指挥为主。
邓尼茨的潜艇作战新理论,在后来的战争中得到采用,但他的潜艇建造方针却因与当时海军元帅雷德尔的Z计划相反而未获实施。战后,美英的防务专家都认为邓尼茨的见解是正确的。尽管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指挥德国潜艇部队作战,给盟军造成重大损失,迫使盟军调集大量兵力投入反潜战。
1939年邓尼茨晋升海军少将。1943年1月31日,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因与希特勒意见不合而辞职,邓尼茨即日由雷德尔推荐,继任海军总司令兼潜艇部队总司令,并晋升海军元帅。邓尼茨上任后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3月,德国潜艇的击沉吨位突破60万吨大关(这一时期盟军舰艇的下水量每月才只有70万吨)。为此,盟军把反潜当成压倒一切的当务之急。首先,研制了代号为“硫化氢”的雷达,大大提高对海面搜索能力;其次,增强了护航航空母舰,用舰载机保证舰队安全;另外,成立以英国海军上将马克斯·霍顿爵士为总指挥的反潜特混舰队;再则,英国的远程轰炸机装备了一种新式的、准确程度极高的即“鹿特丹器材”定向器。这样,德国潜艇蒙受的损失不断增加。4月,德国潜艇损失了16艘,5月,则高达37艘之多。在1944年,264艘德国潜艇被埋葬在深海之中,而击沉盟国商船仅131艘。1945年4月20日,在德国行将彻底被战败的时候,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最高司令官。1945年4月30日,邓尼茨企盼能扭转战局的第一艘大型“瓦尔特”潜艇从挪威的卑尔根港启航,去执行它的首次作战任务。然而就在该潜艇启航这一天,德国最高统帅希特勒在柏林自杀。按希特勒遗嘱邓尼茨继任德国元首。5月22日,邓尼茨政府和德军统帅部全体成员在米尔维克作为战犯被捕,政府被解散。1945年11月1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开庭,邓尼茨被指控犯有“破坏和平罪”和“违反战时公法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宣判之后,邓尼茨被押往施潘道监狱服刑。1956年10月刑满获释后,定居于奥米莱。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病死在汉堡附近。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外,其还著有回忆录《十天与二十天》。
作品内容
该书是邓尼茨对法国记者提出的40个问题的答复,其内容主要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战略的回顾与总结,并对德国统一和欧洲联合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第1至第6个问题主要回顾了作者二战前特别是一战中的海战经历;第7至第10个问题,主要讲述作者在担任潜艇部队指挥官后对潜艇在战略、战术和训练方面的一些见解及措施;第11至第33个问题,论述了大西洋海战爆发后潜艇作战的初步运用、取得的战果及其重要地位、技术战术上的改进情况以及潜艇战最终失败的原因;第34至第40个问题,是本书的总结和对战后的德国及对欧洲政治形势的一些看法。该书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兰克福贝尔纳德和格雷费国防图书出版社于1972年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出版了中译本。邓尼茨在书中主要阐述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要打败英国,最重要的海战任务就是把对载货商船的进攻放在优先于其他一切战事的战略地位,集中使用潜艇实施“吨位战”,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
邓尼茨认为,任何国家在规划军备时,首先需要知道谁是战争中可能的敌人。1938年,在德国确立英国为假想敌之后,邓尼茨判断,海上交通线是英国赖以生存和进行战争的生命线。英国是一个岛国,要经受住一次战争,其先决条件必须首先是获得它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就是说,必须保证必需的粮食、原料和工业产品能通过大西洋上的航线输入国内。另外,各国的任何一种援助,不论是来自世界各地有关工厂的武器,还是来自盟国的增援部队,英国都只能从海上获得。因此,英国的生存、经济和工业,以及英国同大陆的敌人进行战争,全部依赖于这种数量巨大的海上输入。
所以,对英国来说,最重要的海战任务就是必须保护用于这种输入的载货商船。为此,英国就必须首先建造用于对袭击这条生命线的敌人进行反击的军舰,英国海军不得不使用巡洋舰、鱼雷艇和护卫舰来直接保护商船,组织护航运输队、建立护航体制。邓尼茨认为,德国海军的战略任务是以与敌人方面的条件相适应为前提,必须将德国海军战略的重点放在破坏英国的大西洋交通线上。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德国必须把对载货商船的进攻放在优先于其他一切战事的战略地位,对英国进行商船袭击战。
为此,邓尼茨还提出了所谓的“吨位战”,即利用潜艇大量摧毁盟国商船,力图使击沉的船舶吨位超过盟国的造船吨位,从而形成以发挥潜艇战作用为目的的一方和以取得防御潜艇力量的效果和添加商船为目的的另一方之间的竞赛。
(二)在大西洋交通线作战中,潜艇是达到战略目的的决定性兵力,必须优先建设、重点发展,并不断改进其技术性能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十分有效的海战武器潜艇已经过时。作者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人们认为“潜艇过时”的主要原因是:英国人发明了一种“超声波探测器”,可以确定距离几千米远的水下潜艇的位置。但是,邓尼茨认为,声纳测位器用于对付水下进攻不可能是绝对可靠的。此外,他还认为,海水的波动、水的不同密度、船只自身发出的噪音都无疑地会给潜艇探测器造成困难。因此,潜艇近距离攻击仍然是切实可行的。
针对水面舰艇和潜艇在大西洋交通线作战中的实际表现,作者认为:“德国战斗队不仅在往返途中而且在大西洋作战区都必须与敌方的水面舰艇及其飞机作战。与此相反,潜艇由于它的潜水能力则不必如此,它可以往返北海而不必受到敌方的严重威胁。即使敌方的水面舰艇在大西洋作战地区掌握了制海权,它也能够在那里活动,而且由于它的活动半径较大而能长时间地呆在那里。单是这个原因,潜艇就能成为德国在大西洋进攻英国生命线的合适的战斗武器。” [1] 潜艇在对海上强国英国的作战中能够取得决定性的成就。与水面舰艇相比,潜艇在交通线作战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海军装备建设上,邓尼茨对战前海军拟订的建立大型舰队的长期计划(Z计划)表示异议,竭力建议大力发展中型潜艇,将潜艇制造防在海军建设的首位。邓尼茨还反复强调,取得海战胜利的一切希望全在于手里有无一定数量的潜艇。他认为,为在大西洋上顺利地进行商船袭击战,最少必须装备300艘前线作战潜艇。
但是,战争爆发前,德国最高当局并未接受邓尼茨的建议。从战争开始之日起,希特勒就根本没有把潜艇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因此,在战争的头几年,没有动用国家和工业部门的全部力量来建设潜艇部队。邓尼茨认为,加速建造潜艇的建议未被采纳,不仅是政治上的而且也是海军军事首脑的一个根本性错误;他甚至认为,耽误了及时建造潜艇的时机是造成大西洋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海战中,作者不仅重视潜艇数量上的发展,在质量上也强调不断改进潜艇技术和研制新型潜艇。改进潜艇,并以最新型的潜艇投入大西洋战役,这一直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多年努力的目标。
为了对付飞机雷达等反潜技术的威胁,邓尼茨一直重视发展“具有水下高速的完善的潜艇”。在新型潜艇制成之前,德国对现有潜艇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其战斗力并尽可能减少其损失。其中,潜艇通气装置的研制,使潜艇不需经常浮出水面;雷达接受器可以截获敌人雷达发出的电波;高炮装置经改进后可防御敌机的攻击。在邓尼茨的重视下,21和23新型潜艇研制成功,其主要特点是水下高航速、装有水下通气装置并可在水下充电,并在1945年投入英国海岸附近的战斗,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在战争末期,这两种新型潜艇未能及时、大量地投入战斗,因此也未能挽回大西洋海战的败局。
(三)在潜艇作战中使用结群战术,注重作战的灵活性,强调潜艇的经济使用原则
作者认为,人们为了进行战斗而群集在一起,是战争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于历次陆战和海战之中。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初次用作战斗武器,基本上是单独作战。原因是对潜艇不可能统一指挥。因此,有效的统一指挥成为结群战术的前提条件。为此,邓尼茨在担任潜艇部队的指挥官后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在他的安排下,1935~1939年德国潜艇部队进行了无数次训练和演习,为结群战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英国海军即将采取的护航制,德国也必须采用结群战术。邓尼茨判断,二战爆发后,英国会很快恢复护航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也已经表明,只有集中使用潜艇,才能有效地打击一支由船舰集中组成的护航队。” [2]
在作战中,潜艇的数量制约了结群战术的运用。开战之初,在潜艇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只能进行单艇作战。结群战术的初期使用,则是潜艇数量初步增加的结果。当邓尼茨拥有的潜艇数量增加后,他就采取了多艘潜艇联合作战的方法。后来,随着潜艇数量的进一步增加,结群战术成为潜艇战的主要作战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取得了重大战果。
邓尼茨还注重潜艇作战中的灵活性。除了结群战术之外,邓尼茨也重视水面夜袭战术的训练。新式的潜艇具有足够的水面速度,因而它是用于水面夜袭的一种出色的鱼雷运载工具,潜艇在夜间很难被发现。因此,这一战术在实战中将发挥巨大作用。邓尼茨要求将潜艇的水面夜袭作为德国新式潜艇部队训练的重点。
为了尽可能快地击沉尽可能多的商船,邓尼茨规定了潜艇的“经济使用的原则”,力求将潜艇派到最易击沉敌方商船的地方去,以及使每艘潜艇和每个出航日能达到最高击沉率。战争爆发后,邓尼茨即根据这一原则安排使用潜艇。在1942年最初的几个月中,邓尼茨在使用潜艇时,按照对情况的判断,经常让它们调换海域,并按照对敌情的判断,把它们派遣到运输频繁而防卫力量最脆弱的地方去。这一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