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是五四运动想要解放的那种内地新青年的典范,从参加学生运动开始,最终通过黄埔军校投身革命。
黄埔军校是速成班性质,以政治教育为主,其他以后自学。林彪还没有毕业,北伐就开始了。他在叶挺麾下作战,这支部队的政治保护人是张发奎。蒋介石清党后,粤军陷入了一种石达开式的情绪,怀念广州根据地的好日子。共产国际决定顺水推舟,利用他们收复广州,重建苏联军援路线,于是产生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林彪以中级军官身份随军南下,在高级指挥官逃亡殆尽后投入朱德所部,跟随朱德来到井冈山。
红军的组成非常复杂 ,叶挺、林彪这种前国军军官的素质比毛泽东和贺龙召集的江湖好汉强得多,但在混乱环境内筹款求生的能力反而更差,所谓鱼游浅底遭虾戏。朱德后来说有些事只有毛泽东干得出来,就反映了长征期间共产国际拨款时断时续的后果。毛在这个时候绝地反击,大概不是偶然。江湖好汉-业余军人和正规列宁主义者-党务官僚的阶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特殊之处,也是毛泽东得以上台的主要原因。
国军前军官在这种环境中处境尴尬而孤立,最容易遭到怀疑和清洗。政治保卫局并没有冤枉他们,毕竟从事实上看,他们叛徒的可能性确实是最大的。其他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们却可以合理地指望蒋介石著名的宽厚。等不到长征开始,这种军官或杀或逃,已经所剩无几,百色起义的主将李明瑞就是典型。侥幸长命的极少数,往往是托了国军进攻根据地的福,才逃出了政治保卫局的虎口。
林彪不属于这两类,因为他和毛泽东结成了各取所需的联盟。毛在军事方面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看准了他需要一个林彪这样的人。毛林联盟控制了总前委,永远结束了朱德的政治和军事生命。毛泽东获得了一方诸侯的地位,林彪第一次获得政治决定权。
张闻天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的身份,赶走了毛泽东及其富农路线。林彪迅速抛弃了老朋友,倒向更加缺乏军事经验的新领导,护送他们一起踏上逃亡之路,指挥了沿途的几次战役。他在长征路上企图阻止毛泽东卷土重来,却没有成功。暧昧的状态只有斯大林才能解决,他最终决定支持毛泽东。林彪知趣地交出了兵权,改任红军大学校长。在此期间,毛泽东对他非常猜忌,甚至公开指责说,王明背着他跟林彪联系。
毛泽东自己说林彪很有战术天分,但别人也这么说,他反倒不高兴。如果抗战没有及时爆发,他的前途将会极其危险。抗战导致八路军人数的急剧扩张,速度比国军和日军快得多,对原有军官和抗日青年都形成了巨大的正向激励。他在抗战期间指挥了几次偷袭,最多时能够击毙数百名日军。这些事件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影响甚微,却暴露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内部的奇妙关系。
毛泽东讨厌林彪的平型关战役,不逊于讨厌彭德怀的百团大战,说明他的眼光和识见确实高人一筹,也说明他确实没有任何原则可言。他正确地指出,这种战斗除了使自己感觉更正确以外,没有什么军事意义。八路军没有跟日本人作战的能力,应该渗入国民党遗弃、日本人又没有占领的大片真空地带,在那里建立组织和扩充军队,改善共产党在未来的决策地位。他对自己的判断异常自信,甚至敢于对抗斯大林的决策。在共产党的政治生态场内,这事几乎等于玩命。林彪经过几次试验,对日本人的战争素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转向军队的扩充和军官的培训,默然放弃了原先的冲动。毛泽东对他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工作非常满意,给予了特别的礼遇。
林彪经过国军防线时遭到哨兵误伤,一度前往苏联治病,回国后继续扩军练兵,等待战争结束。共产党军队在抗战期间的壮大,他的贡献甚大。毛泽东在延安的整风运动,他几乎没有参加。这种做法在党内非常出格,但毛泽东绝不是不能隐忍的人。只是存档总有读档的时候,毛泽东也不是那种记性不好的人。
干部整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突然传来苏联出兵东北的消息。毛泽东向闪电一样迅速地做出反应,立刻停止运动,解放正在改造的干部,把他们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同时向美国人、苏联人和国民党表示友善和忠诚,希望借用他们的交通工具,尽快运送干部和军队。美国人同意用飞机给他们运兵,接收华北各地。苏联开放了他们占领的东北和朝鲜,通过大连港接应山东渡海而来的八路军。国民党的态度取决于各地的要人。卫立煌的战区对他们一向友好,掩护了晋察冀边区的建立。阎锡山的战区戒心很重,引起了最初的冲突。傅作义的战区以前非常友好,人送外号“八路半”,现在却舍不得平绥铁路的战利品,以致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