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台军转型出新招:募华裔雇佣兵填补缺口

军事 rock 48419℃ 1评论

001a6b4ac55f089ea09a04

台湾军方的症结在于关键时刻演出总是荒腔走板,拿不出现代化专业部队该有的态势。就算有大量残军后裔子弟响应,台军各级干部是否具备筹建外籍部队的决心也有疑问。

沉寂多年的台湾军备活动在近几个月屡出“大新闻”:海军拿到美国提供的鹗级猎雷舰,陆军从美国购买的AH-64E武装直升机也已到货,而空军也从岛内汉翔公司获得升级版经国号战机,大有“重振军威”的势头。然而,再先进的装备仍要靠人来操作,而人的问题却是台军如今最大的危机所在。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军这几年积极推动转型,从组织、兵力结构、员额到兵役制度的改变,其影响深度与广度都超过以往,堪称是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变革最大的时期。可是台湾当局推动募兵制极为不顺,不少人认为此举将对台湾安全带来“危机”,“立法院”已公布多份募兵制的绩效报告,数据之难看令人触目惊心。

由于参军人数与招募人数目标落差太大,近来台湾“立法委员”建议马英九当局协助滞留东南亚多国的国民党残军后裔取得“中华民国国籍”,通过修改“国籍法”、以“归化入籍”的方式吸引这些华裔子弟从军,缓解军队难以吸引岛内青年携笔从戎的“近渴之忧”。

变相的“外籍”军团体系

推动募兵制是马英九当初竞选“总统”时的重要安全主张,上台后更是全力推动。但令当初为马英九设计安全政策的学者们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显然高估了当局的政策执行力,也低估了推动政策所遇到的阻力,导致今天募兵制成效不彰,以至于其计划完成期限被迫推迟到2017年,但从各项指标来观察,募兵制未来极可能再度延期,令这项重要的防卫政策一再跳票。

事实上,台湾军政界最担心的不仅是募兵制政策一再跳票,更忧心这项政策立意虽好(希望打造高素质军队),却在台湾现实环境下难以走通;悲观者认为若募兵制最后证明失败,势必大幅弱化台湾军力,而马英九所追求的“历史定位”将在安全领域留下难堪的污点。

马英九当局推动募兵制成效不佳,“国防部”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要说由“国防部”承担全责却也有失公允,因为募兵制并非单靠“国防部”能够完成。推动募兵制乍看是军事议题,实则是牵涉军事、经济、内政、教育等领域的复杂问题。

以美国为案例,其在1969年越战后决定改革兵役制度,提高军队素质,将立国以来的征兵制断然改为募兵制。美国推动募兵制之初效果也不理想,美国陆军1974年的募兵目标是7.43万人,实际仅为2.64万人,后来美国陆军被迫精简兵力三分之一。但美国国防部迅速调整做法,邀集大批经济专家为美军设计策略来推动募兵制,逐渐改善募兵制政策的推动成效,但仍花了10余年才终于让政策到位。

由此可知,募兵制绝非台湾“国防部”独立能够完成,不仅军人的养成教育主要是带兵打仗,推动募兵制完全超出他们专业训练范围,且这项制度涉及复杂的跨领域问题,需要当局跨部门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

从目前“立法委员”提出的草案来看,虽然打着“孤军后裔回归”的大旗,但本质上仍是变相的外籍军团或雇佣兵招募体系。事实上,台军过去内部就有出身特战系统的军官提出建立专业外籍军团的建议,主要理由就是可以不受征兵、募兵并行限制,强化作战训练,培养出无论平战都能直接派上用场,降低“死亡边际”效应的可用精兵。

传统国家武装力量也就是正规军的养成需要长期组织训练,装备数量庞大,因此一国就算经济实力强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立刻组建战力在需求之上的正规军。除资源和时间限制外,国家建立正规军的另一大要素就是足够的人口,三者缺一不可。

雇佣兵方案或是“懒人思维”

时至今日,军队专业分工益发精细,许多国家走向全志愿役或“征募并行”的做法并不罕见,更为极端的做法是在战事正酣之际直接向国外招募兵员代打,以求速战速决。除全盘从国外租借外籍军团,也有少数国家立法建立正规外籍军团,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法国外籍军团和英国廓尔喀兵团。这两个军团当初成立的目的是应付海外危机,即优先投入危险地区的快速反应部队。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外籍军团被视作正规军无法解决所面临的军事挑战。对军官来说,这形同不信任投票,除了代表军方威信和政治影响力下降外,还意味着在有限政府预算内能拨给军方的额度会大幅下降,因为政府需要用这笔钱支付外籍军团的合同金。此外,外籍军团也会威胁到正规军的地位,这无疑导致军方内部不满情绪增加,甚至对国家主权造成影响。

按照一些台湾“立法委员”的看法,这些散居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往往有“国民党情结”,而且同文同种,他们既是军人子弟之后,又刻苦耐劳,为缓解台湾“国防部”募兵人数问题大开方便之门,实为两全其美之事。

但摆在台湾当局眼前的基本问题是,就算有大量残军后裔子弟响应,台军各级干部是否做好筹建外籍部队的决心才是关键。虽说残军后代与台湾青年同文同种,且具有某种“亲台传统”,可以避免法国外籍军团的忠诚度问题,但台军各级干部能否落实作战训练任务,军方高层又是否真有动用他们作战的意志,反而更耐人寻味。

如果海外青年志愿入伍后发现整日忙于杂务,而台湾军官阶层流露出歧视情绪,未能展现领导风范,那么这种速成外籍军团除了满足纸上满编、应付战备计划考核外,实际作用令人存疑。

另有曾入“台籍”的菲律宾华人告诉《凤凰周刊》记者,正是因为目睹海外华人入台后由于被怀疑背景复杂而不受信任,在军中难有上升空间,最终只好离台返菲。

撇开是否引进残军子弟问题,台湾军方现在要面对的情况其实就像越战后转型为全募兵制的美军,而且同样面对严重的形象、士气与干部素质问题。要说美军有充裕时间在无外敌的情况下转型或许可以当作推托之词,但美军能够转型成功的关键其实是受过实战洗礼的军官阶层痛定思痛,彻底改革积重难返的制度。现在台湾军方的问题是很难以专业军事素养和“料敌从宽”的战略规划进行彻底改革,并且以此说服普通大众。相反,台湾军方高层乃至“立法院”不求治本之道,结果反而错失改革良机。

台湾军方的症结在于关键时刻演出总是荒腔走板,拿不出现代化专业部队该有的态势。岛内军事专家宁博指出,如果今天针对台澎金马安全保障和假想敌威胁进行各专业评估精算后,确定一定数量的作战兵员,那么军方高官在面对文人当局的要求时就应坦承相告,据理力争,不能因为虚无缥缈的政治诉求而虚与委蛇。“‘国防’不能廉价,更绝对无法轻松获得,如果连专业军官都意兴阑珊,要求基层士兵牺牲奉献恐怕难如登天,至于引进雇佣兵的方案更是‘懒人思维’。”

特约撰稿员/雷炎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4年第29期总第522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台军转型出新招:募华裔雇佣兵填补缺口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我聽你在幹!
    匿名2019-05-23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