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果敢问题为什么“油浓于血”?

军事 rock 21663℃ 2评论

640

2009年8月8日缅甸爆发的“果敢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在于大量华裔难民越过边境,涌入云南;另一方面,则在于果敢事件牵动了国际政局中一些隐密的线索,其猝发性使得美国及西方社会老调的和谈思路,在缅甸问题上遭遇了尴尬。

如果顺着民主宪政和谈的思路走下去,假如没有当前的果敢事件,或者缅甸联邦军政府军队立即撤出,与果敢佤邦等特区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收编少数民族武装的问题,实现军队的国家化,并“立即无条件释放昂山素季并使她作为一个重要伙伴加入全国对话与和解进程”(潘基文语),积极准备公正的全民大选;之后,在一个真正民选的联合政府基础上加强联邦权威,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建设——沿着和谈的思路,这或许是最理想的结果。

姑且不论这样的思路,在短期内对于一个尚未荡平毒品赌场经济和暴力政治传统的国家现实与否;从理论的视角言之,也的确到了需要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当前英美主流的民主自由话语,往往越过早年的血腥发家史,避谈实力政治、殖民掠夺、种族屠杀诸端,汲汲于用民主自由宪政话语为自身“洗底”,占据文明话语的高地。殊不知,康德的民主国家之间不会爆发战争的理论推理,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奉若圭臬的民主国家内部,维系政治整合的思路也逐渐从规范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寄望于用福利国家来拯救无公民的民主(Democracy without the Citizen)。一旦涉及自身民族的历史遗留问题,西方的民主宪政同样难免进退失据。

但是,而将理想的西方民主宪政推销到西方文明之外的国家,往往更会适得其反——英国人不是曾为缅甸留下过一部宪法吗?一部什么样的宪法呢?在当代的世界格局下,近代孕育西方民主宪政的那种地缘优势与历史情境已不可复制。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宪政问题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国内政治的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试问东南亚实现民主转型的国家哪个没有美国的支持和援助?如果没有中情局特工一次次施以援手,前不久逝世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可能早已被韩国的军政府分尸沉海了。

一、亚洲国家立宪的国外变量

布什政府将缅甸和朝鲜视为同类,一再加大对缅制裁。2005年7月,以东南亚推动缅甸实现民主改革的努力不够为由,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拒绝出席在老挝举行的东盟会议。这是美国国务卿有史以来首次缺席有关的年度会议。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的外交变化虽引人注目,但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更动。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高调“重返”亚洲,出席了7月23日在泰国普吉开幕的第16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此时的美国国内媒体,正大肆炒作缅甸朝鲜核合作问题,希望藉此将缅甸进一步妖魔化。希拉里在接受泰国媒体采访时就缅甸问题表示,“建议东盟可以改变政策,考虑驱逐缅甸出盟”,除非缅甸释放反对派领导人、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对此,东盟一方面以不干涉缅甸内政为由明确拒绝,另一方面也建议缅甸积极给予美国回应,争取改进缅美关系。22日晚,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的美国代表团在泰国普吉岛“罕见地”与缅甸代表团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会议内容有关昂山素季”。

2009年8月1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重要成员吉姆·韦布造访缅甸,在首都内比都会晤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韦布现任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与奥巴马过从甚密,韦布也是最近10年来访问缅甸并会晤缅政府领导人级别最高的美国政要,在内比都受到了缅甸军政府方面国家元首规格的接待。

韦布此行在缅甸军政府的安排下密会了昂山素季。昂山素季此次被捕,是因为2009年5月,美国退伍军人耶托未经缅甸政府许可,秘密游泳潜入昂山素季在仰光的湖畔居所拜会并逗留两晚。耶托离开时遭缅方拘留,缅政府随后以违反软禁规定为由关押昂山素季。缅甸法院8月11日以违反国内安全和移民法律为由判处耶托7年强制劳动和监禁,同时判处昂山素季3年监禁,但政府同一天宣布给予昂山素季缓刑和减刑,减轻为继续软禁18个月。

缅甸官方媒体对此的报道是,丹瑞大将已签署命令,决定减轻对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的刑罚,显示缅甸政府已对美国作出回应——“通过下达这一命令,政府已经朝着改变迈出一大步”。缅甸政府15日还送给韦布一件“礼物”:释放耶托。

美国此次高调“重返”亚洲(其实它从来就不曾离开过),不过是想通过南海问题争端进一步拉拢东盟遏制中国。自“失去”中国之后,美国遏制战略就从未发生过改变。从日本海到孟加拉湾,日本—台湾—东南亚诸国—印度这一战略合围圈上的唯一缺口正是缅甸。缅甸是中国当前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唯一陆上通道,也是东盟中唯一不必仰美国鼻息的“无赖”国家。这也正是美国急于通过昂山素季这张政治牌来插手东亚事务,对缅甸进行颜色革命,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所在。

中国政府深知缅甸对于中国重要的战略意义,也积极维护与缅甸军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二十多年来,一直对缅甸的战略及军事基础设施予以大力援助。中国通过援建水坝,修建雷达,整修和补给燃料设施,帮助缅甸实现了一些重要战略设施的现代化,同时也可支持自己在孟加拉湾的潜艇活动。缅甸方面投桃报李,向中国提供了面对印度洋的陆路通道,使中国旋即具备了对印度洋的监控和通行能力。在中国的帮助下,缅甸、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还曾举行联合海军演习。随着中缅在军事上的海洋合作日益加深,中国希望能够有效防范印度及东南亚亲美国家对中国的石油海上运输线的遏制能力。

每当美国和国际社会希望加大对缅甸的制裁之时,也都是中国以不干涉内政的理由投票反对。加上双方在合作禁毒与中缅石油管线方面的共同利益和良好合作,可以说,中缅之间休戚与共:没有中国的政治支持与经济军事援助,缅甸的国家政权就很难巩固;而没有缅甸政府的积极配合,中国在东南亚特别是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地位就会更加被动。

但缅甸军政府的统治,越来越激起缅甸国内和西方世界的反对。2007年,缅甸爆发了20年来最大规模的反军政府示威游行,数万僧侣和群众高举昂山素季的照片走上街头,西方国家也纷纷响应。美国及其战略伙伴软硬兼施,一方面通过外交接触离间中缅关系,同时利用缅甸军事方面过分依赖中国的弱点,积极通过印度施以军事援助的诱惑。一旦缅美之间的僵局打破,缅甸重要的战略位置就会使其成为多方武器外交拉拢争夺的焦点,也会刺激缅甸军政府开始思考“多边外交”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缅甸军政府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也就陡增了谈判筹码。

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中国为防止缅甸在强大的制裁压力和利益诱惑下动摇,必然会尽可能地满足缅甸军政府的各种要求。所以,缅甸军政府拿紧靠中国的果敢开刀,才不会考虑投鼠忌器的问题;而中缅边境的缅甸少数民族虽然与中国的少数民族一母同源,几个自治特区的汉化程度也非常高。但“油浓于血”,缅甸军政府对于中国的能源和战略意义,决定了中国此时也只能止于为果敢难民提供“人道主义的援助”。

因此,缅甸的“民主宪政”进程其实很大程度上系于中美之间的战略拉锯,即中美对缅甸未来政治走向主导权的争夺。反过来,缅甸军政府也必然会利用这一转寰空间巩固自身的统治。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果敢问题为什么“油浓于血”?

喜欢 (1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2)个小伙伴在吐槽
  1. 缅甸军政府拿紧靠中国的果敢开刀
    匿名2015-06-08 12:46 回复
  2. 毛、习不如普
    匿名2016-04-09 18:19 回复